
2018年11月12日
健康及衛生
聯合國糧農組織 ,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今天在“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週(世界抗生素意識週)”亞太地區開幕式上宣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成為新的合作夥伴,形成“三方+1 “(Tripartite Plus)聯盟,旨在以更全面的方式抗擊抗生素耐藥性。
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兼亞太區域代表卡迪瑞桑(Kundhavi Kadiresan)歡迎建立“三方+1”聯盟。他強調環境在解決抗菌劑耐藥性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並指出,所有抗生素,無論是來源於生產,還是通過人類和動物傳播,最終都可能進入土壤,水和環境,為微生物提供進一步增加耐藥性的機會。
“抗生素”在藥學上用於描述用於預防和治療寄生蟲,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藥物。抗生素耐藥性是指細菌在經過抗生素治療後存活的能力。因此,抗生素耐藥性是微生物中耐藥性的總稱。它是自然發生的,但濫用抗菌藥物有助於加強微生物的抗藥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的抗生素耐藥性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衛生緊急狀況,這導致聯合國大會將抗菌素耐藥性與埃博拉病毒和艾滋病毒並列為需要優先解決的健康問題。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政治,社會和經濟穩定的影響不容小覷。亞洲的情況尤其如此,到2050年,如果不採取立即行動,亞洲每年約有500萬人死於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感染,比每年預計死於癌症的人數還要多。
今年,“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週”傳遞的主要信息是“小心處理抗生素”(小心處理抗生素)。世界衛生組織正在關注食品安全問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促進對動物謹慎和負責任地使用抗生素。糧農組織關注的重點是促進有關農業和生物安全的良好做法,以防止牲畜,水產養殖和作物生產中發生的感染。這些機構的總體目標是加強實現,即“2030議程”的努力,特別是實現零飢餓的目標。
今年,“三方+1”與世界抗生素宣傳週一起重新審視了有關抗生素耐藥性的全球行動計劃,該計劃規定了國家政府,世衛組織,糧農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以及其他國家和國際合作夥伴在應對抗生素耐藥性方面具有的責任。促進行為上的積極改變仍然是減輕抗生素耐藥性蔓延的優先事項之一。加強政策和監督也至關重要。
自2016年9月以來,糧農組織進一步在亞太地區開展了活動,以使抗菌藥物耐藥性和監測抗菌藥物使用協調一致並審查抗生素耐藥性方面的政策。作為糧農組織地區倡議的一部分,亞太地區今天還發布了一份關於抗菌藥物耐藥性政策的新出版物。
Photo:埃及家禽。由於過度依賴抗菌素,保持農場的衛生狀況良好可以幫助阻止抗菌藥物耐藥性(AMR)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