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22日
人權
全世界目前仍有21億人在家中沒有安全用水,每天有超過700名五歲以下的兒童死於腹瀉等與不安全的水和衛生條件差有關的疾病。在3月22日世界水日 ,聯合國強調:水是一項人權,不應剝奪任何人取用水的能力。
世界水資源日的主題:“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古特雷斯秘書長在世界水資源日之際發表的致辭中指出,水對於生存至關重要,水和環境衛生還有助於保護公眾和環境的健康。我們的身體,城市,工業,農業乃至生態系統都依賴於它。
他說:“。水是一項人權不應剝奪任何人取用水的能力今年的世界水日活動就是要維護所有人的這一權利, 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
古特雷斯指出,今天,由於經濟地位,性別,族裔,宗教,年齡等因素,21億人沒有安全飲水。需求的日益增長,加上管理不善,加劇了世界許多地區的用水壓力氣候。變化極大地加重了這一壓力。到2030年,全世界估計將有7億人因嚴重缺水而流離失所。
他強調,我們必須鼓勵為解決全球水危機開展合作,加強對氣候變化影響的適應能力,確保所有人特別是最弱勢群體都能獲得水。在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水資源,確保對其進行包容型管理,這樣才能可持續地保護利用這一重要資源,造福全人類。
糧農組織:水資源短缺-當代最大的挑戰之一
糧農組織表示,若不改變用水習慣,到2030年全球用水需求將激增50%。
水是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關鍵。它是森林,湖泊和濕地等生態系統的生命線,當代人和子孫後代的糧食和營養安全依賴於這些生態系統。然而,淡水資源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減少。
糧農組織表示,人們每天通過食物“吃的水”遠遠多於“喝的水”。根據不同的飲食結構,每人每天消費的食物需要2000到5000升的水來生產。鑑於2050年全球人口預計將達到100億,食物需求將增長50%以上。有證據表明,如果繼續按照目前的消費模式生活,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能生活在面臨缺水壓力的國家。為了在2030年之前實現“零飢餓”世界的目標,需要立即採取節水行動。
糧農組織指出,農業既是造成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受害者。農業佔全部抽水量的近70%,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則高達95%。各國需要提高農業用水的效率,產量,公平性和環保性同時,也可以通過改進糧食生產用水方式實現節水例如,作物的選擇對所需要的用水量有很大影響:。生產1千克扁豆只需要1250升水,而生產1千克牛肉卻需要1萬3000升水。
此外,每年世界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遭受損失或被浪費,這意味著相當於日內瓦湖總水量三倍的農業用水被浪費。因此人們需要牢記,當丟棄食物時,也是在浪費生產食物所需要的資源,包括水,糧農組織鼓勵人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小小的改變來減少糧食浪費。
Photo: 在敘利亞拉卡城以北50公里處的一個臨時營地中,12歲的女孩Horriya抬著一個水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