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無童工日:讓兒童為實現夢想而努力 向著徹底消除童工邁出“最後一步”

2019 年 6 月 12 日

今天是世界無童工日。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表示,“對待兒童的態度體現了全社會的價值觀”,呼籲政府、勞動者和雇主共同努力,向著徹底消除童工邁出“最後一步”。糧農組織也在今天發表聲明,指出各國應更加重視食品供應鏈,尤其是小規模自給自足農業中的雇傭童工現象。

什麼是童工?

糧農組織表示,童工被定義為不適合兒童年齡、阻礙兒童從義務教育中受益,或是可能影響兒童健康、安全或道德的工作。成為童工的兒童無法上學接受教育,也沒有時間玩耍,其中有許多人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罹患營養不良,失去了成為兒童的機會。

糧農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表示,兒童在自家農場學習如何種植蔬菜或是養雞等技能不應被視為童工行為,“然而,假如兒童每天都要進行長時間的繁重勞動,實施非常危險或是與年齡不符的作業,或是因為勞動而影響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就屬於我們需要消除的雇傭童工現象。”

目前全球仍有1.52億童工

勞工組織表示,目前全球仍有1.52億兒童作為童工參加勞動,其中近半數,即7300萬,正在高危的環境下進行工作,被迫充當奴隸、強迫勞動、從事販賣毒品或賣淫等非法活動,或是參與武裝衝突,這是不可接受的。

糧農組織表示,上述1.52億童工兒童中,有超過70%,即1.08億人,正在從事農業、畜牧業、林業、漁業或是水產養殖業,年齡大多在5-17歲之間。自2012年以來,全球的童工人數增加了1000萬。在非洲,有85%的童工出現在農業部門。

糧農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表示,家庭貧困、替代生計缺乏、教育機會不足以及執法不力仍是農村地區出現童工的主要原因,而學校供餐以及面向農民家庭的社會保障計畫則是消除童工的有效手段。

到2025年消除童工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該組織在1919年成立之時,就將消除童工作為基本原則之一,納入組織章程。1919年的《(工業)最低年齡公約》(第5號)也是勞工組織最早通過的公約之一。

2002年,勞工組織將每年的6月12日定為“國際無童工日”,旨在動員全球關注童工現象,並為消除這一現象而不斷努力。今年“國際無童工日”的主題是:“兒童應為夢想努力,而不是在田間勞作”。

在勞工組織成立至今的100年間,各國在消除童工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勞工組織的187個成員國中,僅有1個國家尚未批准《1999年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第182號),僅有16個國家尚未批准《1973年最低年齡公約》(第138號)。

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表示,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到2025年終止一切形式的童工”的要求,各國須進一步採取協調一致的措施,確保提供高品質教育、完善社會保障,並讓兒童的父母擁有體面工作。

糧農組織則於今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勞工組織及歐盟委員會國際合作與發展總局共同召開題為“攜手合作,消除農業童工”的全球會議,強調農業童工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不僅傷害兒童,更將影響農業發展,導致農村陷入長期貧困,各國須投入更多資金和資源來應對農業領域的童工問題,尤其自給自足農業以及小規模家庭作坊中的雇傭童工現象。

source: 
聯合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