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10日
世界衛生組織週五(12月9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根據自2020年以來從87個國家收集的資料,全球細菌對治療的耐藥性水準增高至超過50%。
這項名為“全球抗菌藥物耐藥性和使用監測系統”(Glob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Use Surveillance System)的研究發現,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spp)等細菌的耐藥性水準超過了50%。這些細菌經常導致血液和醫院內的手術傷口感染以及肺炎。
這些危及生命的感染需要用強效的“最後手段”抗生素、比如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進行治療。然而,該研究還發現,據報告由這些細菌引起的血液感染中,其中有8%對碳青黴烯類藥物具有抗藥性,從而增加了因無法控制的感染而死亡的風險。
研究發現,雖然大多數耐藥性趨勢在過去四年中保持穩定,但與2017年相比,具有耐藥性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淋病引起的血液感染至少增加了15%。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一份聲明中說:“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破壞了現代醫學,使數百萬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他呼籲在所有國家進行更多的微生物學測試並獲得更高品質的資料,“而不僅僅是局限于那些富裕的國家”。
該研究還呼籲進行更多研究,以確定抗菌素耐藥性增加背後的原因,以及是否可能與COVID-19大流行病期間住院人數增加和抗生素治療的使用增加有關。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