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9 月 17 日
在首個“世界患者安全日”到來之際,世界衛生組織今天表示,全球每分鐘就有至少5名患者因不安全的醫療措施而喪生。醫療行業從業者、政策制定者和醫療服務提供方都應立即採取緊急行動,重視患者安全這一嚴肅的公共衛生問題,確保患者不會在接受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受到傷害。
任何人都不應在醫療過程中受到傷害,但事實上——
-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每年有1.34億起因不安全醫療所導致的患者傷害事件,造成260萬人死亡
- 經合組織國家住院支出中有15%可歸咎于患者安全事故
- 有五分之二的患者在初級醫療和門診環境中受到傷害,其中80%的傷害事件均可避免
世衛組織援引相關研究指出,全球每年因用藥失誤所造成的額外花費高達400億美元,占到全球衛生支出的近1%。此外,由醫療服務所導致的院內感染、不安全的外科手術和併發症、誤診,以及醫源性輻射等都是影響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每年導致500多萬人死亡。
為降低乃至避免醫療過程中的風險、錯誤和傷害,世衛組織在首個“世界患者安全日”發起以“為患者安全發聲”為主題的全球活動,呼籲立即採取緊急措施,將患者安全作為全球衛生工作的一項重點。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我們需要在醫療體系中營造‘患者安全文化’,促進醫患合作,鼓勵對不安全醫療事件進行報告並從中吸取教訓,建立‘無指責’的環境,使醫務工作者擁有自主權,並獲得必要的培訓以減少錯誤的發生。”
世衛組織表示,醫療行業從業人員應將患者視為合作夥伴,創造開放透明的安全文化,鼓勵在不加指責的情況下報告失誤並引以為戒。而患者也可通過積極參與醫療過程、主動提問、準確提供病史等措施,為提高自身的醫療安全大膽發聲。
source:
U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