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辦2019世界環境日: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

2019 年 6 月 4 日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環境日由中國主辦,聚焦“空氣污染”主題,提出“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口號,呼籲全球共同採取行動,對抗空氣污染。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目前,人類的活動使生態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危險……空氣污染每年奪走700萬人的生命,影響兒童的發育。許多空氣污染物還會導致全球變暖,加劇氣候變化,威脅人類生存”。

古特雷斯表示,環境日的到來提醒我們,人類“是多麼依賴大自然,多麼依賴地球的健康”,全球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保護環境、從日常生活中減少空氣污染,阻止全球變暖,“我們不能再浪費時間了”。

空氣污染事關每一個人

環境署表示,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污染其實無處不在。全世界每10個人中就有9個正在呼吸著受到污染的空氣,每年有60萬兒童因為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不清潔的空氣還會影響大腦發育,提高患上慢性疾病的威脅。

空氣污染也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中有97%未能達到該組織有關清潔空氣的最低標準。全球每年因空氣污染而喪生的700萬人中,有大約400萬居住在亞太地區。

而在高收入國家,也有29%的城市空氣品質未能達標,且貧困社區常常由於住處緊鄰電廠、工廠、焚燒爐和公路而受到嚴重影響。

呼吸清潔空氣是每一個人的人權

聯合國環境署表示,全球有100多個國家將擁有健康環境的權利寫入了憲法,至少有155個國家簽署了相關條約和立法,呼吸清潔空氣也作為一項基本人權被寫入《世界人權宣言》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負責有毒物質對人權影響問題的獨立專家通賈克今天發表聲明,指出部分歐洲企業一方面在本國努力踐行環保標準,另一方面卻繼續將本國已經禁止使用的、含有高濃度硫和其他有毒物質的燃料出口到非洲市場。據估計,到2030年,此類高污染燃油所引發的空氣污染和其他健康問題可能導致3萬1000例過早死亡。

通賈克表示,“利用非洲國家相對較低的安全環保標準”,持續向其出口高污染燃料的做法,不僅“不道德”,在部分情況下甚至可能構成犯罪,必須立即停止。相關國家政府也不能繼續對這一“令人深惡痛絕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是應當確保企業“尊重每一個人的人權,包括呼吸清潔空氣的權利”。

今天就是採取行動的日子

環境署表示,“我們不能停止呼吸,但卻可以做點什麼來提高空氣品質”,建議每一個人——

  • 搭乘公共交通、拼車、騎行或步行;使用混合動力或電動汽車,並在停車時關閉發動機
  • 減少肉類和乳製品的消費,從而減少甲烷排放
  • 對有機食品進行堆肥處理,對無機垃圾進行回收處理
  • 選擇無毒油漆和傢俱、更換為高效的供熱系統和設備,同時注意節約能源

聯合國也將在今天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聯大主席埃斯皮諾薩將與曾經出演《修女也瘋狂》的奧斯卡獎得主烏比·戈德堡共同為《國家地理》雜誌空氣污染攝影展揭幕;環境署將召開討論會,分享各國在應對空氣污染領域的經驗和解決方案,兒基會則將聯合30多個公益組織,在紐約總部共同舉辦環保綠色集市活動。

source: 
UN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