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2月13日
可持續發展目標
旨在加強內陸國家連通性的“ 維也納行動計劃”( 維也納行動綱領 )亞歐地區中期審議會議今天在泰國曼谷落幕。來自內陸發展中國家,過境發展中國家以及發展系統合作夥伴的資深官員和專家討論了在歐洲和亞洲執行行動綱領所取得的進展和挑戰。
此次為期兩天的會議討論了亞歐地區在加速落實對“維也納行動計劃”方面的最佳做法和創新方法,並通過了一項成果文件,為亞歐地區內陸發展中國家克服挑戰提供建議。
聯合國副秘書長,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高級代表烏多伊卡馬努( Fekitamoeloa Katoa'Utoikamanu )表示,雖然貿易區在簽署協定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內陸發展中國家和過境發展中國家在批准相關國際公約方面進展較慢。
烏多伊卡馬努表示,在國際貿易方面,內陸發展中國家繼續佔全球商品貿易的不到1%。出口仍然集中在一些低附加值和低技術含量的商品上。“這令人不安,也是需要開展行動的原因。我們必須努力降低高昂的貿易成本。克服這一障礙仍然是將內陸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貿易體系的基礎“。
此次會議通過的成果文件強調了在基本過境政策和加入主要國際法律文書方面加強區域和次區域合作的重要性;在發展夥伴,多邊金融和發展機構,區域銀行以及亞太經社會,歐洲經委會,聯合國高級專員辦事處和國際電聯等組織的支持下,升級和維護現有的公路,鐵路和信息通信網絡。
聯合國副秘書長,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米達·薩爾西亞·阿里賈巴納( Armida Salsiah Alisjahbana )表示:“該區域的許多內陸發展中國家加強了軟基礎設施建設,以促進貿易,並吸引了所需的投資,資金,技術和服務來提高生產能力。所有這些努力應有助於加強內陸發展中國家的連通性並融入該地區的經濟“。
阿里賈巴納強調,該區域仍有很大潛力通過協調政策,促進過境連通性並支持創建區域市場來深化這種融合。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奧爾加·阿爾加耶羅娃( Olga Algayerova )強調,運輸對內陸發展中國家尤為重要。歐洲經濟委員會通過與該地區密切合作,使貨物的跨境運輸時間縮短了80%,成本降低高達38%,並加強歐亞運輸連通性的項目,幫助300多項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成為優先事項。
世界上的內陸國家中擁有大約4.4億人口,“維也納行動計劃”是以解決內陸國家面臨的挑戰為主的國際文書,是即“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議程所蘊含的國際承諾是不讓任何人落下,包括內陸發展中國家。
Photo:韓國首爾一輛行使中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