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專家:非正式居住區住房條件惡劣是人權領域的“全球醜聞”

 

   

 

 

 

 2018年10月19日 

 

 人權 

 

聯合國適足住房權問題特別報告員萊拉尼·法哈( Leilani Farha )今天表示,忽視近9百萬居住在過分擁擠的非正式居住區的居民的處境,是人權領域的“全球醜聞”,各國政府必須加以解決。 

法哈在向聯合國大會所提交的報告中表示,“居住非正式區惡劣的居住條件的英文全球最為普遍的侵犯人權行為之一。然而,這一問題卻被大多數人所忽視,還因為許多人的行為而雪上加霜“。 

法哈表示,“許多人所忍受的居住條件是不人道的 - 過度擁擠,缺乏廁所和自來水等基本設施,毫無安全可言許多人隨時隨地都在擔心自己的房屋可能會被拆除或是破壞“。 

 

法哈指出,非洲和亞洲所面臨的住房挑戰非常嚴峻。“在許多非洲城市,超過半數的居民在非正式居住區生活。在亞洲,非正式居住區的居民數量達到5.2億,這些區域常常很容易受到洪水,山體滑坡或是污染的侵襲“。 

即便是在富裕的國家,非正式居住區域和營地也非常普遍。法哈表示,“我曾在北美國家走訪過位於高速公路立交橋下的營地,那裡的居民被蓄意剝奪了流動廁所,他們的帳篷和財產隨時都可能遭到清除“。 

法哈表示,非正式居住區是住房權利在一系列廣泛的政策領域遭到“公然漠視”的結果,但與此同時,也是公民索取尊嚴和住所權的偉大成果。非正式居住區的居民在最為不利的環境之中,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家園,文化和社區生活。 

法哈在報告中強調,各國必須停止對非正式居住區居民的污名化,停止將他們視為罪犯。相反,政府應以現有的社區為基礎,加強居民索取和實現自身權利的能力。 “各國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承諾,到2030年, 確保人人獲得適當,安全和負擔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務,並改造貧民窟,這一承諾應被視為最為重要的人權責任。 “ 

 

行業釋義法律哈向聯合國大會提交的報告擴展著重關注以人權為基礎的非正式居住區條件的改善,包含有關改善非正式居住區居住條件,使其與適足住房權以及其他國際人權原則相一致的31條建議。報告強調非正式居住區居民有權參與所有的改善工作,並呼籲各國政府履行義務,促進社區參與,避免不必要的拆遷,並停止強迫遷離。 

 特別聯合國員報告擴展或人權專家由人權理事會任命,以個人身份獨立開展工作,對特定國家的人權狀況或全球範圍內的重大人權侵犯事件進行調察,監測並發表公開報告,最長任期為六年,但不在聯合國領取薪水。 

法哈自2014年起擔任聯合國適足生活水準權所含適足住房問題及在此方面不受歧視權問題的特別報告員。她是一名律師,也是非政府組織“加拿大無貧困”(加拿大沒有貧窮的執行主任,過去20年間,始終在國際和國內為落實最受邊緣化群體的適足住房權,以及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而努力。 

 

 

 

 

Photo:敘利亞霍爾姆斯的一處非正式定居點,一戶家庭正在一棟尚未完工的房屋內生火取暖。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