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美國專家談研究規範

2018年11月28日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聲稱一對修改過基因的雙胞胎女嬰11月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和巨大爭議。有專家表示,基因編輯有助於治療人類疾病,但是相關研究應規範什麼能做和什麼不能做,以及如何有效地執行這種規範。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和基因學教授馬紮爾·阿德里(Mazhar Adli)對美國之音表示:“對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或者對生殖系細胞進行基因編輯,也就是做任何會影響生殖細胞和後代的事情,在國際上都被禁止。大家在這點上有共識,也就是,我們不應當做這類基因編輯。”

 

阿德里教授說,美國也有團隊做人胚胎基因編輯研究,但是這些胚胎都是在實驗室條件下生長,而且時間也有限制,沒有人試圖將這些胚胎植入母體,孕育成嬰兒。他說,在美國,如果是涉及人類細胞的基因編輯研究,需要經過研究所在單位的審批。如果這種研究要用於病人或人體,則還需聯邦政府的審批。他說,聯邦政府在考察研究是否收益大於風險,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方式之後,才會做出是否予以批准的決定。

阿德里教授的研究課題是基因編輯,以基因編輯技術CRISPR作為工具來研究癌症等疾病。

 

CRISPR(或CRISPR/CAS9)技術能夠精確定位並修改基因,被稱為“基因手術刀”。賀建奎聲稱其團隊就是利用這個技術修改了雙胞胎胚胎的一個基因,使嬰兒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毒。

阿德里教授說,CRISPR是治療眾多遺傳性疾病的有力工具,但是他認為,賀建奎對胚胎進行CRISPR編輯,並將胚胎孕育出生,是一種“非常魯莽、沒有必要和罔顧倫理的嘗試”。

他說:“如果對胚胎進行基因編輯,這種改變會遺傳到後代。如果是對人這麼做,在這個事件中就是那些嬰兒,她們並沒有同意。”

 

他認為,賀建奎的這項研究在科學層面並沒有突破,而且在醫學上也沒有必要,因為其他醫學方法也可有效阻隔愛滋病病毒從父母傳給小孩。

賀建奎的研究也遭到其他科學家的批評。100多名科學家發表連署聲明予以譴責,並呼籲對基因編輯加大監管。

基因工程方面的頂尖專家,包括發明基因編輯工具CRIPSR-CAS9的華人科學家張鋒和珍妮佛·杜德娜,呼籲暫停做實驗室科研之外的胚胎基因編輯研究。

 

對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之所以備受爭議,不僅因為修改後的基因會代代相傳,還因為其中的潛在影響和風險,尚未研究清楚。而一些人則擔心,這種技術會被用於治癒疾病以外的地方,比如增強人的智力或其他特點,讓父母“設計嬰兒”。

賀建奎在YouTube上發佈的視頻中稱,他支援基因編輯用於預防和治療疾病,表示“用於運動增強、提高智商等是無益於社會的”。

阿德里教授認為,在一些情況下,人們或許並不清楚治療和增強的界限在哪裡。他舉例說,一個人膽固醇高,可以通過基因編輯方式進行治療;但如果一個人表示,他想通過基因編輯使其具有較低的膽固醇,從而讓他以後不會有高膽固醇,這裡的界限則有些混淆。

 

他說:“我們是要治療一些疾病,還是增強某些特質,這是(一旦起步則難以停止的)滑坡效應。”

這些問題也是在香港舉行的為期三天的第二屆國際基因組編輯峰會上專家學者要探討的話題。哈佛醫學院院長喬治·戴利(George Daley)在峰會間隙對美聯社說:“我們目前仍然只是試圖掌握科學。當然,在什麼條件下可以運用科學,是更廣泛和更深刻的社會問題。”

他說: “人們確實能接受用來緩解疾病、減輕痛苦。但如果是疾病風險呢?如果是我們所稱的增強特徵呢?我們可以用一個技術來改變孩子的身高、膚色、或其他特點嗎?這些是我們很多討論的基礎。”

 

他表示,他擔心一些人可能會在監管或禁令缺失的情況下嘗試這樣做。

維吉尼亞大學的阿德里教授也有此擔憂。他認為,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來治療疾病是應當且有益的,但是人們在達成能夠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共識之後,如何落實是當前面臨的一個問題。

他說:“這裡的問題不是共識,而是誰去落實,對吧?政府可以說,我們不給做這類研究的研究人員提供資金。但是,如果某個有錢人為一些瘋狂的科學家提供資金,告訴他們說,我給你支援,你可以去研究呢?誰去阻止這個人不這麼做呢?”

 

美聯社報導,美國萊斯大學教授邁克爾·蒂姆(Michael Deem)也參與了賀建奎的研究專案。萊斯大學在給美國之音的份聲明中說,校方對這個研究不知情,並已對蒂姆教授的參與展開全面調查。聲明說,據校方所知,沒有臨床研究在美國進行,但是不管研究在何處進行,“媒體報導所描述的這項研究違反科學行為準則,與科學界和萊斯大學的倫理規範不相符”。

一些科學家認為,賀建奎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阿德里教授認為,雖然賀建奎的研究不負責任,也缺乏倫理。但從另一方面看,他也開啟全社會對於基因編輯的討論。他說:“作為人類,我們處在歷史的特別時刻,我們首次能夠改變我們的進化,能夠改變自身的基因資訊,並影響後代。公眾需要參與到這個對話中來,因為基因編輯不是科學家所能決定的,而是需要整個社會和社會各個層面都需要參與其中。”

 

賀建奎所屬的南方科技大學表示,校方對於賀建奎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一事並不知情,稱已組織專家進行調查,並認為賀的研究“嚴重違背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賀建奎實驗室所在的深圳當局也表示已展開調查。中國衛生當局說,將依法依規處理。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