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母語日:促進母語傳播保護文化多樣性

 

 2019年2月21日 

 

 文化與教育 

 

今年2月21的英文日個第十九國際母語日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醒人們,每兩個星期就有一門語言消失,並帶走與之關聯的整個文化和知識遺產,因此促進文化多樣性和語言多樣性至關重要。 

 語言多樣性面臨威脅:每兩個星期就有一門語言消失 

語言由於在自我認同,溝通,社會融合,教育和發展方面所蘊藏的複雜內涵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語言也是保存和發展人類物質和非物質遺產最有力的工具。然而,語言所面臨的挑戰或消失的威脅正日益嚴峻。當語言消逝,世界上豐富多彩的文化多樣性也隨之褪色。 

據估算,世界上約6000種語言中,至少有43%瀕臨滅絕在教育系統和公共領域中佔重要地位的語言,實際上只有幾百種;數字領域中使用的語言,更是不到100種。 

隨著越來越多的語言消失,語言的多樣性越來越受到威脅。在全球範圍內,40%的人口無法用他們所說或所了解的母語接受學校教育。 

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不僅有助於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祖萊指出,母語涉及眾多成長中的年輕人,也是融入當地以及世界層面的人類共同體不可或缺的載體。因此,教科文組織支持尤其是多語言國家重視母語及本土語言的語言政策。教科文組織建議入學後最初幾年就開始使用上述語言,因為兒童用母語學習的效果是其他方式難以企及的。 

阿祖萊表示,教科文組織也鼓勵在公共空間尤其是在互聯網上使用母語,多語言使用應該在互聯網上成為常態。每一個人,無論其母語為何,都應能享用網絡資源並利用網絡空間建立交流與對話社群。今天,這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聯合國,即“2030年議程”的核心所在。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多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學前教育階段。因此,以母語為基礎的多語言教育正在取得進展,在公共生活中推廣多語言的努力日趨多見。 

 孟加拉國為設立國際母語日發揮的作用 

國際母語日被定為2月21日與南亞國家孟加拉國的一段血腥的歷史有著密切的關聯。 

 1952年,孟加拉國還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那年的2月21日,達卡大學的學生和其他活動家抗議政府宣布烏爾都語為唯一的官方語言。致命的抗議活動引發了廣泛的騷亂,導致1956年年孟加拉語獲得了官方語言的地位。 

 1999年年,孟加拉國成功遊說教科文組織,創建了國際母語日,並在2008年得到了聯合國大正式批准。 

孟加拉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莫門(Masud Bin Momen)在接受聯合國新聞採訪時表示:“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文化和我們的存在......紀念國際母語日不僅是保護我們自己的語言,也是為了支持世界其他地方為保護語言而進行的所有鬥爭“。 

 

國際母語日慶祝活動 

作為今年國際母語日慶祝活動的一部分,聯合國郵政管理局將發行18張世界語言郵票,每張郵票用英語或其他十幾種語言中的一種顯示“你好”字樣。 

紐約總部今天傍晚還將舉行紀念活動,這次活動的主辦方包括孟加拉國,危地馬拉,莫桑比克,尼日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以及聯合國大會和會議管理部,聯合國全球傳播事務部,聯合國郵政管理處和教科文組織紐約辦事處。 

 

 

 

Photo:在越南偏遠的老街省,土著社區的女孩們在小學校的戶外一起讀書。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