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22日
網路購物的興起,讓一些實體店面臨危機。但一些零售品牌仍然看好實體店,一些網路品牌也計畫開設線下店鋪。網路品牌線上轉線下,也帶動零售方式的創新。
宜家(IKEA)這個店面坐落在紐約曼哈頓城中心,官方店名叫做“設計工作室”(Planning Studio)。走進店內,你會看到,這家店比宜家通常占地很大的倉儲式家居城要小的多。店內展示的只有大約1000件商品,僅僅是宜家上架9000多件商品的一部分。
這家店面僅限預約購物,是宜家為了吸引城市居民而設的。住在城市的人們居住空間往往有限,也不太會開車去郊區的宜家店面購物。
宜家美國區首席運營官利昂泰尼·格林·賽克斯(Leontyne Green Sykes)說: “我們根據切實的調研,根據紐約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喜歡的家裝風格,他們想要得到的解決方案,我們根據所有這些資訊,創建這個店面。”
宜家計畫在全球開設30家這樣的店面,這是宜家最大膽的一次城市擴張行動。這似乎顯示,儘管人們擔憂零售業的寒冬來臨,但是實體店尚未消亡。
Refinitiv公司零售業分析師賈洛尼·馬提斯(Jharonne Martis)說:“大多數時候,消費者仍然喜歡走進店裡,看看商品,把玩熟悉一下,然後做出是否購買的決定。”
事實上,實體店的銷售收入仍然占到美國零售銷售收入的90%以上。這是網路品牌無法忽視的。
不少線上品牌現在都計畫開設實體店鋪。宜家的競爭對手、美國線上家居用品銷售品牌Wayfair,今年將在總部波士頓附近開設第一家實體展示店。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高級研究員丹尼絲·達爾霍夫(Denise Dahlhoff)說,不少線上品牌探索線下銷售的一個原因是,讓產品更多的接觸和輻射消費者,以便”讓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半徑。”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路品牌進軍實體零售,他們也在改變傳統零售。
達爾霍夫說:“你可以在店裡給手機充電。試衣間裡有智慧鏡子,你可以在試衣的同時拍個照,把照片上傳到網上。有很多網路的東西影響實體店。”
實體店相比網店的其他好處是,品牌有機會與顧客互動。
零售服務公司B8TA的產品部高級副總裁大衛·穆津斯基(David Munczinski)說:“我們透過店裡的硬體和軟體,追蹤消費者在店內的移動路徑,可以知道有多少人經過店面,多少人進到店裡,多少人在看產品和展示,多少人最終買了商品。 ”
實體店的所有這些創新都離不開未來主要的消費群體Z世代,也就是95後和00後。最近的一個調查發現,95%的Z世代消費者過去三個月都去過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