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11日
經濟發展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今天發布的一份報告擴展指出,歐洲和中亞有超過1400萬成年人和約470萬兒童面臨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問題,與此同時,超重和肥胖人數不斷增加。
這份題為“2018年歐洲及中亞糧食安全和營養區域概況”的報告,對各國在可持續發展目標2 ,即在2030年前實現零飢餓和改善營養方面的工作進展進行了評估。
報告根據糧農組織“ 糧食不安全體驗量表 ”,對相關國家的大量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數據涉及膳食能量供應;發育遲緩和消瘦,貧血,超重和肥胖等營養不足和營養指標以及飲食變化的影響。
報告主要作者,糧農組織高級政策官員格里尼(Ariella Glinni)指出,雖然歐洲和中亞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發生率僅為約2%,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9.2%,但這仍讓人感到憂慮,尤其是長期受飢餓和營養不良問題困擾的國家。
她表示,為確保所有人都能得到富有營養的食物,我們還需要更好地了解不同群體的情況,解決貧困,經濟和社會不平等以及衝突等重要的深層問題。
報告顯示,重度糧食不安全發生率存在性別差異。在高加索,中亞和歐洲獨立國家聯合體國家,成年女性中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比例高於男性。
此外,營養不良的三重負擔,即營養不足,超重和肥胖,以及微量營養素缺乏,在該區域顯得日益嚴重,尤其是肥胖問題令人感到特別關切。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分析顯示,2000年至2016年期間,歐洲和中亞兒童超重人數和成人肥胖率持續上升。目前約2億人達到肥胖程度,佔成年人總數的四分之一,這為其未來的健康和福祉埋下隱患,並將帶來公共衛生開支問題。
報告還探討了移民,性別,青年和農村發展與糧食安全之間的聯繫,指出歐洲和中亞接收移民數量位居全球第二位。2017年年國際移民總數為2.58億,該區域共接納7800萬。
報告表示,越來越多的婦女和青年踏上移民之旅。在歐洲和中亞的國際移民中,婦女佔52%,這對社會和家庭模式以及脆弱的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群產生了重大影響。
報告重點介紹了既能減輕移民對糧食安全的負面影響,又能利用其發展潛力的措施,包括為移民返回原籍國提供支持,以及開發農村發展潛力,為非自願移民者提供其它謀生手段。報告指出,這些領域都值得給予更多關注和投資。
Photo:塔吉克斯坦一個市場上售賣的各種類型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