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決賽:CanSat 比賽選出最佳團隊

2025 3 7

 

  • 2025年3月3日至7日,來自德國各地的校園團隊在不來梅舉辦的第11屆德國CanSat大賽上展示了各自自製的微型衛星。
  • 這些微型衛星只有飲料罐大小,承載著不同的科學任務。
  • 由德國航太中心協辦的德國CanSat競賽得到了許多航太產業參與者的支持與推動。
  • 重點:年輕人才培養、太空旅行

 

十多年來,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聯合主辦的德國 CanSat 競賽激勵年輕人開發自己的微型衛星。 2025 年 3 月 3 日至 7 日,來自德國各地的學校團隊將再次在不來梅的啟動活動中展示他們的科學技術計畫。這些衛星,也稱為“CanSats”,使用模型火箭發射到高達一公里的高度,以完成各自的科學任務。

 

優秀團隊

第一名:來自巴登-符騰堡州恩茨河畔法伊欣根的AERO

評審會對第一名的評價:“非常好,廣泛的技術實現和完美的展示”

第二名:來自黑森州新伊森堡的WOTAN

第二位評審團評價:“非常好的公關和海報展示”

第三名:來自黑森州陶努斯山麓施瓦爾巴赫的Plexplore

評審會對第三名的評價:“透過視訊部落格和專業評估工具對發布週進行了出色的記錄”

有關這些團隊的更多信息,請訪問:www.cansat.de

博士比賽評審、德國航空航天中心不來梅校區實驗室負責人 Dirk Stiefs 對結果進行了評價:“對評委來說,對團隊進行排名並不容易,我想強調的是,進入發射活動的每個團隊都是最優秀的。”

不來梅兒童和教育事務參議員 Sascha Karolin Aulepp 補充說:「罐裝衛星:在 CanSat 競賽中,學生可以深入太空旅行的世界,將他們裝在罐中的微型衛星送上天空。在這裡,不僅傳授知識,更激發年輕人的好奇心和創造精神。在不來梅的航空航天基地,每年都有新的人才利用他們自己的微型衛星積極塑造科學技術的未來。

在啟動活動期間,各團隊有機會向專家評審團展示他們數月來的工作成果,同時深入了解不來梅的航空航太產業。在比賽期間,他們開展創新實驗,為現實世界的挑戰開發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並學習跨學科合作和技術知識如何在航太工業中相互作用。與往年一樣,「航空航太之城」不來梅的發射活動的亮點是在羅滕堡(Wümme)機場發射模型火箭。

 

創新的科學技術理念

今年,各團隊再次為他們的微型衛星提出了令人興奮且創新的概念。例如,有兩個團隊致力於研究外星天體的宜居性。一個團隊正在研究磁場的強度,磁場在保護行星免受太陽風影響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個團隊專注於分析大氣並測量顆粒物、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以了解空氣品質和環境條件。但各團隊也在應對技術挑戰:一個團隊希望使用自主伸縮著陸支架確保安全著陸,而另一個團隊希望使用 CanSat 完好無損地運輸敏感的太陽能電池。

 

我該如何申請?

有興趣的 14 歲及以上學生可以申請參加 2025 年 8 月舉行的下一屆比賽。每個團隊至少有四名成員,他們將有大約六個月的時間來設計、建造和測試他們創意的微型衛星。更多詳細資訊請見:www.cansat.de

 

競爭的背後是誰?

德國 CanSat 競賽由歐洲太空局 (ESA) 德國教育辦公室、德國 ESERO 協調,並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 (DLR)、不來梅應用技術大學航空航天技術研究所 (IAT)、Space Rocket Technology GmbH、不來梅大學應用太空技術與微重力中心 (ZARM) 和波魯爾大學地理研究所等國家和地方合作夥伴一起組織。不來梅兒童與教育部長是這項全國比賽的贊助人。

本次比賽由OHB Bremen和其他聯合主辦單位贊助。

 

[照片]

(A) 最後一次工作是參加衛星比賽

在比賽開始前的一天,工作人員和工作人​​員可以最後一次維修,然後才能參加 CanSats 評審團的評估。

(B) 評審團在羅滕堡(Wümme)機場上介紹了 CanSats 和參賽隊伍

在比賽開始前,學校團隊的微型衛星沒有進入該機場。

(C) 三顆微型衛星在天空中與火箭一起飛行

該組織團隊將 CanSats 及其模型火箭發射到大氣層。

(D) 火箭抵達發射台

倒數計時正在進行。 3、2、1,火箭射向天空。

(E) 從羅滕堡(Wümme)機場發射 CanSat 火箭

在一年一度的CanSat比賽中,三顆罐式衛星(CanSats)使用模型火箭發射到700公尺的高度。

 

source: 
德國航空航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