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1月20日
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署(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11月19日星期一公佈一份可能是歷來最嚴格的技術出口管制先期通知,並就這一框架方案向公眾徵詢意見。
在14個政府考慮進行管制的類別中,包括人工智慧、晶片、量子計算、機器人、臉部辨識和聲紋技術等等,被認為涉及國家安全和高技術的先端科技的關鍵領域。
該通知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但預計中國將是受此影響最大的國家。很多中國高科技公司賴以生存的晶片,將面臨新的封鎖。華為晶片技術被曝一半以上來自美國。中國的大通訊公司中興的大量晶片供應,也依賴於美國晶片企業。美國可能會斷絕供應的消息,曾令人擔心中興或遭滅頂之災。
徵詢意見的開始時間在美國當地11月19日,也就是北京時間今天晚間,截止時間則是12月19日。
美國商務部和其他機構審查將根據徵詢到的意見來評估、更新出口管制清單。
美國商務部稱,該框架的基礎是美國國會今年通過的《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根據這一法案,涉及敏感商品和技術的出口需要預先獲得商務部批准,包括商務部有權對該技術的出口、再出口或轉讓建立管制。法案還要求商務部必須考慮這項技術的潛在最終用途。
中國的很多高科技大公司,如華為和海康威視等的產品,都被認為是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的工具。海康威視的間諜監視系統,不但用於整個新疆,乃至甚至美國等世界上150多個國家,是全球最大監控設備生產商。美國已經通過法案,禁止政府部門購買該公司的任何設備。
海康威視的人工智慧監控設備,依靠從美國的英偉達(Nvidia)和英特爾(Intel)進口的晶片,其資料存儲美國依靠的是美國希捷公司(Seagate Technology)。早在星期一美國商務部這一先期通知發佈之前,市場分析人士就已經擔心該公司會遭到美國出口管制,其股票從今年最高點已經暴跌3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