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0月18日
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科學研究船這個星期在臺灣高雄港停靠,引發台海兩岸高度關注。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官員說,這艘船是從事科學研究,應與近來台海情勢無關。
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Department of Navy’s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公共事務部一名官員,星期二以背景說明方式在電話中告訴美國之音,湯普森號(R/V Thomas G. Thompson)是美國海軍提供給華盛頓大學作為科學研究所用的船隻,停靠高雄應是“例行性”原因。例如更換研究人員、裝卸器材設備、增添補給或油料等性質。
官員說,對於台海情勢及美國軍方船隻停靠臺灣港口的高度敏感性,美國對此非常清楚。不過湯普森號停靠高雄原因應該“很單純”(innocent)。如果有其他特定原因或與海軍作業有關,在有更多可公開資訊後,會提供進一步消息。
這位官員解釋說,湯普森號是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資助的6艘科學研究船之一,在美國國會規範的專案“大學-國家海洋學實驗室系統”(University-National Oceanography Laboratory System) 之下,由海軍及其他如美國國家大氣管理局(NOAA)及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政府單位購買船隻,提供大學進行海洋科學計畫的研究。
官員舉例說,由於這些科研船隻屬於國家資源,如果有研究人員需要做西太平洋的海洋研究計畫,就可以去查哪一艘船在那個地區、何時會停靠哪一個港口,以及何處方便上船等資訊。海軍自然也會有優先使用權,而湯普森號目前由華盛頓大學使用。如果是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海洋研究,“臺灣會是一個很好的地點來停靠”。
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事務官員博思科(Joseph Bosco)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湯普森號只是從事之前已經在進行的正常作業,這沒有任何新鮮的地方,他們也不預期遭到任何阻礙。“無論是在臺灣海峽、南中國海或地區其他地方,正如美國官員所說,我們將在任何國際法允許的地方跨越與航行。”
臺灣媒體報導,湯普森號星期一在高雄港停靠,這是該船今年第4度停靠臺灣港口,臺灣國防部長及外交部長都表示,湯瑪斯號到臺灣與軍事無關,也和美國《2019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無關。
《自由時報》援引湯普森號船長埃里克的話報導說,船上共有60人,包括21名船員及39位科學家。到高雄港停靠是因躲避颱風及補給物資,該船與軍事無關而是執行華盛頓大學研究計畫。臺灣港務公司則表示,湯普森號18日離開高雄港後將前往澳大利亞。
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在今年5月針對湯普森號全面整修後,重新下水發佈的新聞稿說,經過年初的整修,湯普森號已經航行到紐西蘭和臺灣,還將到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南非和澳大利亞,研究專案包括利用特殊浮標測量海洋溫度、鹽度以及水面下水文。另外,也要研究海底火山及熱泉引發的熱流等。
新聞稿說,自二戰後,美國海軍已經提供多艘技術發展水準高端的研究船,給多所大學和海洋研究機構,以便他們進行海洋環境的科學研究。目前海軍擁有6艘科研船,這是“美國學術研究船隊”(US Academic Research Fleet)的一部分。這些海洋研究支持海軍和國家海洋研究目標,也協助培養下一代的海洋學家。
雖然美台官員都稱湯普森號停靠臺灣無關軍事,不過中國外交部星期三仍然表示,已就此事“向美方表達嚴重關切。”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國堅決反對美方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要求美方停止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
[Image]
隸屬於美國海軍的科學研究船湯普森號,是美國海軍提供給華盛頓大學作為科學研究所用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