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2月18日
健康及衛生
聯合國環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等機構今天在倫敦發布了一項1.8億美元的新計劃(GEF GOLD),旨在改善八個國家手工採金業者的工作條件,減少有害的汞排放。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每年,全世界開採的黃金超過2700噸。其中20%的由手工和小規模採金業者生產,其產量每年超過500噸。由於許多礦工依賴有毒的汞基提取金,因此手工和小規模採金業目前是最大的單一人為汞排放源,每年向大氣排放多達1000噸汞,佔全球總量的近40%。
在全球手工和小規模採金部門工作的人數高達1500萬,其中包括450萬名婦女和60多萬名兒童。這些礦工和加工商在苛刻的條件下工作,沒有關於工資,健康或安全的行業法規保護,其中大多數人在發展中國家。
全球環境基金支持的這項手工和小規模採金業部門長期發展的全球機遇計劃旨在減少手工採金業中汞的使用,並引入和促進無汞提取方法的使用,同時與政府合作使該部門正規化,促進礦工的權利,安全及其市場准入。
這一五年計劃覆蓋八個國家,由全球環境基金,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 保護國際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和布基納法索,哥倫比亞,圭亞那,印度尼西亞,肯尼亞,蒙古,菲律賓和秘魯八國政府共同發起。
全球環境基金項目官員馮塞卡(Gustavo Fonseca)說:“為手工和小規模採金業引入安全的無汞技術將有助於為數以百萬計的人帶來向工作正規化和有體面工作的安全轉型,同時也結束對環境的影響,為可持續生產黃金鋪平道路“。
在全球範圍內,手工和小規模採金業者暴露於汞是一個重大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的健康問題,使礦工及其社區面臨因癲癇發作,視力和聽力喪失以及兒童發育遲緩而造成永久性腦損傷等疾病的風險。
雖然手工和小規模採金業為農村人口提供了一個發展機會,但他們幾乎沒有其他生計選擇,但許多國家的礦工在法律的邊緣經營,在那裡,手工和小規模採金被完全禁止,或者受到立法和大規模經營所需的許可程序的限制。
今天發起的計劃旨在提供支持,通過監管和政策改革,使八個國家的手工和小規模採金業者的工作正規化,同時通過提供市場准入和獲得金融服務,增加礦工的收入,並促進採用無汞技術。通過逐步淘汰汞的使用,該計劃旨在實現汞減排量369噸這一最終目標,以支持各國根據“關於汞的水俁公約 ”( 水的Minamata公約 )的承諾,減少並在可行的情況下消除採金業中的汞使用。
除了與手工和小規模採金業者以及國家當局直接合作外,該計劃還將與各行業的私營部門合作,以促進對負責任的礦產供應鏈的國際標準的遵守。
Photo: 菲律賓北甘馬粦省一名手工採金者從山中的礦井中往外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