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OpenAI稱有證據顯示DeepSeek存在侵權行為

2025130

 

中國科技公司DeepSeek在美國人工智慧行業引發的劇烈震動已經持續數日,一些不同的聲音正在不斷傳出。倫敦金融時報週三(1月29日)報導說,美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開發者OpenAI指出,它已經發現證據表明,中國初創公司DeepSeek使用OpenAI專有模型來訓練自己的開源聊天機器人。這給那些懷疑這家中國公司可能存在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的人提供了新的佐證。

金融時報說,這家總部位於美國三藩市的ChatGPT製造商表示,它已經看到了一些有關DeepSeek公司開發者通過“蒸餾”(distillation)技術侵權的證據。

所謂“蒸餾”技術是指開發者使用更強大的模型輸出訓練小模型,從而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高性能的一種做法。

金融時報說,這是業界常見的做法,但問題是,DeepSeek開發的智慧聊天機器人與OpenAI的ChatGPT屬於同類競爭產品,它的這種做法涉嫌侵犯OpenAI規定的產品使用條款,可能構成侵權。

報導引用一名與OpenAI關係密切人士的話說,“問題是你(將其從平臺中取出)為了你自己的目的而創建自己的模型。”

特斯拉首席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據報近日也指出,他不相信DeepSeek所說的AI研發能力,也懷疑這家中國公司擁有的英偉達顯卡數量要比它公佈的數量多很多。

科技資訊網站“TheVerge.com”週三刊文說,OpenAI和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正在調查這家中國競爭對手是否使用OpenAI的API(應用程式介面)將OpenAI的人工智慧模型集成到DeepSeek自己的模型中。消息人士稱,微軟安全研究人員在2024年底發現大量資料通過OpenAI開發者帳戶被洩露,微軟公司認為這個帳戶與DeepSeek存在關聯。

金融時報說,OpenAI拒絕發表更多的評論,或提供詳細的證據。該公司的產品使用條款明確規定使用者不能“複製”其任何服務或“使用其輸出開發與OpenAI競爭的模型”。

DeepSeek發佈的R1推理模型令市場、投資者和美國矽穀的科技公司都感到驚訝。這款模型成本低,排名高,水準堪比美國領先的模型。

DeepSeek的模型上週末發佈後觸發美國科技股週一大跌。美國AI晶片巨頭英偉達股票下跌17%,其市值蒸發近6000億美元。投資人擔心,美國通過巨額投資發展AI的模式可能存在很大的泡沫,這會引起市場對它們的價值重新評估。不過,週二,市場的焦慮有所平復,納指回升400多點,英偉達的股票也反彈九個百分點。

另據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消息,一位元元知情人士說,OpenAI及其合作夥伴微軟去年調查了據信是DeepSeek使用OpenAI應用程式設計發展介面(API)的帳戶,並因懷疑其使用蒸餾技術違反服務條款而取消了其訪問權。

金融時報說,微軟謝絕置評,OpenAI也沒有很快恢復置評請求。DeepSeek可能因中國春節放假而沒有對其置評請求作出回應。

美國總統川普的人工智慧和加密貨幣事務顧問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早些時候表示,“有可能”發生了智慧財產權盜竊事件。

薩克斯週二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中有一種技術叫做蒸餾”,說的是一個模型在從另一個模型中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從母版模型中汲取知識。

金融時報引用薩克斯的話說,“有大量證據表明DeepSeek所做的就是從OpenAI的模型中提取知識,我認為OpenAI對此是不會滿意的。”

DeepSeek稱,自己僅使用了2048個英偉達H800顯卡,並花費了560萬美元來訓練具有6710億個參數的V3模型,這只是OpenAI和穀歌訓練同等規模模型費用的一小部分。

一些專家表示,該模型生成回應表明它已經接受了OpenAI GPT-4輸出的訓練,這違反了其服務條款。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和美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使用OpenAI等公司的輸出結果是一種常見的做法,這些公司已花錢請人教他們的模型做出聽起來更像人類的回答。

內部人士說,這種做法即昂貴又耗費人力,小公司通常會採用“搭便車”的方法做這項工作。

OpenAI在最新聲明中表示,“我們知道(中國)的公司以及其他公司正在不斷嘗試從美國領先人工智慧公司的模型中提煉(它們需要的東西)。”

這一做法凸顯了熱衷於保護其技術優勢的公司所面臨的困難,金融時報說。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