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中國天津大學宣傳部一位官員星期四證實,在美國被控經濟間諜罪的天大教授張浩已在美國的一家法庭取保獲釋。
張浩和其他五名中國公民今年5月被美國政府指控從事經濟間諜活動。他們被控從兩家公司盜竊商業秘密,開發可能用於軍事系統的薄膜體聲波諧振器(FBAR)技術。
路透社援引法庭記錄報道說,加州聖何塞的聯邦初級法官納塞內爾·卡曾斯星期二下令張浩繳納50萬美元的保釋金,按照預想,在刑事案了解之前,他不會被遞解出境。
路透社報道說,天津大學宣傳部一名雇員通過電話說,張浩現在仍在美國,和親屬在一起,至於有關控罪,他仍需要走司法程序。
張浩5月16日入境美國准備參加一次會議時在洛杉磯國際機場被捕。龐慰等其他五名被告都在中國。
根據起訴書,35歲的張浩和另一位中國學者、36歲的龐慰在美國南加州留學期間相識,畢業後分別在兩家美國公司擔任FBAR工程師。起訴書指控他們在2006年和2007年期間准備了一項商業計劃,向中國的大學機構推銷,並和中國教育部重點大學天津大學建立了聯系。
起訴書說,天津大學同意資助他們在中國建立FBAR生產基地。2009年中,龐慰和張浩同時從美國公司辭職,擔任天津大學的正教授。天大後來和龐、張等人成立了名為諾思微系統有限公司(ROFS Microsystem)的合資企業,利用盜竊來的商業秘密,意圖大批量生產FBAR。
天津大學否認盜竊商業秘密,稱這只是知識產權糾紛。中國外交部曾在5月對此案表示「嚴重關切」,並表示「中國政府將會確保中國公民在中美人員交往中的正當權益不受損害」。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