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難民將企業投資帶回祖國

2016年5月21日

大衛·董(David Duong)一家人在戰後乘小船逃離了越南,他們從海上被救起。從難民營出來後,他們身無分文抵達了美國。唯一擁有的,是在別人只看到垃圾的地方能看到機遇的眼光。現在,這個家族在加州的廢物回收生意規模達到上億美元,雇用了數百名職工,並且回到越南投資。
在加州的聖約瑟和奧克蘭,卡車車隊每天黎明破曉時出發,去收集可回收材料。這些巨型的、特殊的車每輛價值30萬美元。“加州垃圾處理方案”(California Waste Solutions)收集數千噸紙板、鋁製品、玻璃和其他材料,並使用大型機器把這些混合在一起的材料推成堆,進行分類。

這對於這個新移民公司是個巨大的飛躍。大衛·董一家剛到美國的時候急需錢,開始在街上撿紙板,並分類出回收物品。他的父親拼湊了700美元的頭期款,買了一輛二手卡車,但仍需要借更多的錢。他說:“他去了中國城,找一家中國教堂尋求幫助。那裡的人知道我們,他們幫助了我們。所以我們得以到處走,收集可回收材料拿去賣,我們就是這麼起家的。”
在越戰結束時,數千人逃離了國內的混亂。在那泱泱難民之中,董家有23人。大衛·董說:“我們差一點死在海上,因為船的發動機壞了,我們不得不離開那裡,船隻是漂浮著。”

現在,公司雇員和複雜的機器承接了當年董家依靠雙手進行的分類工作。過程非常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機器通過磁鐵抓出廢鐵。電腦成像和鼓風機把輕型材料和纖維分離開來。這個過程讓那些製造業的顧客滿意,他們想要的是一堆一堆較為單純的某一種塑膠、或鋁製品、或紙製品,用在自家的加工上。
這對環境也有利。首席運營官喬爾·科洛那說:“對於加利福尼亞州,以及聖約瑟和奧克蘭兩個城市來說,重點在於 “零垃圾”。它嘗試從要送入垃圾掩埋場的垃圾流中,盡可能多地清理出可回收材料。”

這項專門技術也被用在越南。在那裡,大衛·董運營的主要回收設施正在擴大。他說,越南政府正在使去那裡投資變得更容易。這會鼓勵一些海外的越南人克服餘怒,在老家開始新的生意。
他說:“作為移民,現在我有能力把我們在美國學到的科技、做的事,帶回我們的祖國,並且有能力幫助越南人民,改善環境。那是讓我非常自豪的事。”
因此,大衛·董出口的不僅僅是這500公斤捆紙板、塑膠或鋁製品。他同樣在分享一個理念,那就是勤奮工作、勇於冒險、好運與膽略結合起來,有時候真的會帶來回報。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