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
美國近年來發生多起重大的網路安全事件,針對政府部門以及私人企業的駭客攻擊、洩密事件、網路間諜,層出不窮,而且一起比一起重大,嚴重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損害美國國力。前美國情報總監、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鄧尼斯•布雷爾海軍上將,接受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專訪,談論美國面臨中國、俄羅斯、朝鮮等國,以及恐怖組織的網路威脅,並且對下一任的川普政府提出建言。
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
布雷爾上將,感謝你今天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我針對你的經歷設計了今天的訪問,所以會有許多與軍事跟情報相關的問題。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在報告當中,提到國家層級的駭客,俄羅斯、中國、伊朗以及朝鮮。我們要如何追究它們的責任?舉例來說,如果它們當中一個對五角大廈或任何聯邦政府大樓發射導彈,那就代表戰爭。但是當它們黑進美國人事管理局,或是五角大廈,我們要如何追究他們的責任?
前美國情報總監布雷爾上將:
我想我們針對其他國家所進行的不同類別的攻擊,發展出不同的規則。雖然對網路領域也適用,但也有些不同。鑒於網路入侵的特性,網路間諜就是要從別的國家獲取秘密。只要合乎國際準則,別的國家這樣做,我們也這樣做,只是要比其他人做的更聰明。如果真的傷害到另一個國家,也有一個衡量標準,從嚴重傷害到低級傷害。美國不一定要用網路方式回擊,但如果另一個國家蓄意傷害我們,我們有多種方式可以採取,經濟、外交、法律,最後出動軍事、網路等手段,所以我們要對傷害評級。近期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針對美國公司的攻擊。例如,索尼影業遭朝鮮駭客入侵事件;他們的攻擊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許多中國駭客則是由於經濟和商業利益攻擊美國公司。這是在我們新發表的“主動防禦”報告上所談到的。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有沒有政府支援,我們都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手段,去懲罰這些外國團體。因為他們在竊取美國公司的資訊,並造成傷害。
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
你提到國際準則。美國政府,尤其是現任的歐巴馬政府所做的反擊手段,是否有效果,是否有效率,能夠阻止外國對美國的駭客攻擊?而你提到採取更積極的手段,那你會建議當局採取什麼程度的手段,讓他們人贓俱獲,來阻止駭客入侵美國?
前美國情報總監布雷爾上將:
要鎖定駭客雖然困難,但並不是不可能。駭客進行工作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被鎖定。很多私人公司都非常厲害,他們跟蹤信號,如果你讀威訊報告(Verizon Report)、曼迪昂特報告(Mandiant Report) 、火眼報告(FireEye Report)。他們不是政府官員,是私人資訊安全公司的專業人員,他們能夠深入到駭客的電腦系統,看他們究竟在做什麼,有時還會用他們電腦的相機拍下駭客的照片。所以只要有專業人員,只要努力,是可以鎖定駭客的。這個問題一旦解決,就可以按照攻擊的程度,對他們進行懲罰。我們起訴了7個解放軍軍官(註:應是5位解放軍軍官),他們被指控侵入我國的系統,進行網路間諜行為。我們可以加強力度,對這些個人實施制裁,這些解放軍的高級軍官。而索尼公司的問題,我們就很確定是朝鮮政府在背後支持。我們的政府非常有信心,因為他們嚴密監控著朝鮮政府的網路。這就可以上升到更加嚴厲的處罰。我們談論的都是網路罰則,網路行為,我們基本上會儘量少做傷害,並不鼓勵反侵入並清空駭客的系統。一方面,這會抹去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情報,讓我們以後無法得到更多資訊;另一方面,這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我認為,我們使用網路攻擊得到的資訊,對那些進行入侵的個人,甚至是國家,採取更有力的方式進行回擊。
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
我們的大選剛剛結束,今天是大選第二天。在本次大選期間,有許多關於外國試圖或已經進行的、影響美國大選的駭客行為。我們該如何應對外國試圖影響美國選舉、或是美國政治的駭客行為?
前美國情報總監布雷爾上將:
對於選舉來講,這是一個宣傳政策問題。如果一個國家試圖干預選舉,通常會起到反作用。就像20年前中國干預臺灣選舉一樣,臺灣人就說,如果中國支持這位候選人,那麼也許這位候選人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我認為,俄國試圖洩露令克林頓國務卿尷尬,讓她名譽掃地的資訊,反而幫到她了。因此,在一個自由國家,開誠佈公是最好的方式。如果真的變成了嚴重的阻斷服務攻擊,就是真的想試圖摧毀基礎設施,那時我們應該採取更嚴厲的行動,去回應這種反政府的行為。現在這就是克格勃遊戲(KGB Games),是心理戰術、耳熟能詳的一些策略。我認為只要公開他們是誰,就會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
我知道你曾參與反恐戰爭。我們現在是否面臨網路恐怖戰爭?應該如何應對?
前美國情報總監布雷爾上將:
現在的恐怖份子好像都偏好和死亡、鮮血聯繫在一起,都是非常誇張的單一事件。他們沉浸在炸彈、匕首、抗爭與殺人當中。網路攻擊並不會讓人類遭受這種痛苦,沒有這麼誇張,與恐怖組織的訴求不同。因此,恐怖組織採取的網路攻擊,大部分都是傳播激進思想,吸引年輕人,甚至是網路上精神有問題的人士。這是他們的主要威脅所在。我覺得,我們可以借助網路運營商的力量,快速地將他們踢出網路,讓這樣的言論不會被看見。次之,我們政府可借此針對那些恐怖組織的宣傳部門,採取積極行動。
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
你是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董事之一。我們看到美中之間在網路方面有許多衝突,包括美國人事管理局遭中國駭客入侵,以及F35的隱形技術,還有海軍陸戰隊一號的雷達系統,都落入中國手中。美國與中國之間在網路方面,有哪些威脅、衝突,以及契機?
前美國情報總監布雷爾上將:
我想,主要的契機是讓智慧財產權的盜竊成為非法。中國其實有保障智慧財產權的法律。如果一家公司認為他的競爭者正在盜竊他的智慧財產權,就可以去告它,不管是透過網路盜竊或是其他手段。在國際上也是一樣的。我認為,中國與美國都認為是犯罪的事情,我們就能找到方法讓這樣的事情不在美國發生。現在中國並沒有強力執行這些法律,這是我們兩國政府正在交涉的,而我想現在正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而在網路間諜的方面,我們試圖竊取殲20的機密,他們偷竊F35的機密,事情就是這樣,美國要更機靈的竊取他們的軍事機密,也更機靈的保護我們自己的。就我自己擔任美國情報總監的經驗,我可以告訴你,我們這方面做得很好。我想中國要好好想想,你要玩,我也可以跟你玩。或許他們在這方面並沒有優勢。這會形成嚇阻效果,這會讓雙方都不願意動用軍事手段,而用其他方式進行競爭。我想這是健康的,美國與中國不應該進行經濟戰。我們應該競爭如何吸引世界其他國家,那才是健康的競爭。偷竊其他公司的機密然後進行競爭,那是不公平的。
美國之音記者黃耀毅:
最後請問,你對於當選總統川普的建議?
前美國情報總監布雷爾上將:
我的建議會是,我們需要跟當年準備Y2K一樣,緊鑼密鼓的準備網路安全。還記得千禧年來到之前,大家都擔心電腦會出現危險,政府與私人企業並肩合作,我們清除了非常大量的威脅,並更新了網路上的資訊。我們需要像這種集中的、專注的做法,來改善我們網路上的體質,來確保我們的防衛都是最新的,雙向交流資訊進行合作。所以我會呼籲,新政府一上任就進行這樣緊鑼密鼓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