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民意代表鼓勵亞裔學子參政

2017年3月21日

紐約
近年來亞裔在美國政壇的活躍程度出現很大提升,但仍然面臨參政人數比重不足、語言文化融入障礙、以及新老移民的認知差異等諸多問題。美國亞太裔公共事務聯盟日前在紐約舉辦專題論壇,邀請多位亞裔官員和社區領袖與青年學子分享從政經驗,並鼓勵年輕人以多種方式參與公共事務。

國會民主黨籍眾議員孟昭文回顧了在紐約的成長經歷以及在國會對設立華裔節日,廢除歧視用語等一系列立法活動的推動和參與。她說,亞裔年輕人如果要在美國社會成為領導者,不僅要學業出​​色,更要關心社區。

她說:“你可以拿到政治學的博士學位。但如果你對自己的社區沒有真正了解,那麼即使我們選你進入華盛頓或市議會擔任民意代表,你還是無法有效地為選民服務。”

這場名為民間領袖論壇的社區集會由美國亞太裔公共事務聯盟(APAPA)和太平洋願景基金會(PVF)共同主辦。除孟昭文外,還有多位紐約州、市民選官員、亞裔社區領袖和媒體屆人士出席。

亞太裔公共事務聯盟紐約分會主席於金山說,家長是鼓勵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的關鍵因素。近年來,他在聯盟主辦的各種活動中看到很多華裔家長對子女參政的態度發生積極轉變。

他說:“為了保障我們的權益,保障我們的福祉,保障華裔未來在美國社會的生存,涉足政治是不可或缺的。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現在很多家長也同意我們的看法。”

紐約資深媒體人魏碧洲認為,在基層團隊組建和政治資源代際傳承等方面,華裔社區可以藉鑑猶太裔等其他少數族裔的先進經驗。

他說:“今天的活動就是要培養下一代更多地從政。這個從政也並不一定是要站到什麼位置,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抬轎的團隊。這個領袖人物我們總可以找得到,但這個人如果沒有別人幫他一起做的話,那他還是很難出頭的。”

近百名來自大紐約地區的亞裔中學生和大學生參加了這次論壇。紐約瓦塞爾大學大二學生宗孝儒對美國之音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出席亞裔社區政治主題的集會活動,但不會是最後一次。

他說:“我了解到在我的社區其實有很多人關心政治並參與公共事務。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輕人參與,並了解亞裔在美國面臨的政治氣候。”

論壇的主辦方表示,未來紐約地區將舉辦更多針對年輕人的不同主題論壇,鼓勵亞裔學子從政參政,融入美國社會。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