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初創公司尋求中國投資

2017年4月19日

美國一家製造自己動手的電腦套件的公司,創始人馬克·帕夫柳科夫斯基(Mark Pavlyukovskyy)去年為公司集資時,本想雇傭一個瞭解中國市場的人。結果發現,他根本無需去北京或上海;在加州矽谷,很容易找到中國風險投資者。
這位在三藩市工作的烏克蘭出生的美國創業家,去年從九個投資者那裡籌集了210萬美元,其中包括一家位於矽谷的中國公司。

帕夫柳科夫斯基說,“我們不僅要尋求金融資本,還要尋求具有中國教育市場專業知識的人際資本。” 他的公司Piper銷售每款299美元、孩子們可以自己組裝的增強現實技術電腦套件。 現在,Piper公司的產品在香港的學校裡出售,在世界各地的銷售量為15萬多套。
過去十年來,隨著中國市場開放,外國公司尋求在中國擴大經營,矽谷的資金大量流向中國。 但隨著中國企業在海外尋求投資機會,資金又從中國流向美國。中國投資者對美國的房地產、能源和交通運輸業都產生了影響,但近幾年才轉向科技。

中國技術投資者看中美國創新
現在,中國投資者紛紛向矽谷大量投資。與商業房地產投資相比,科技投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回報,但是賺錢的潛力可能更大。
F50投資公司的創辦人曹大海(David Cao)說,“這才開始。”他本人來自新加坡,先是做電腦程式師,後來在2014年創立了這家提供全面服務的投資公司。

易可睿(Chris Evdemon)2014年創辦了中國主要早期風投公司“創新”(Chuangxin)的美國分公司“中國創新”(Sinovation)。他的投資組合目前有38家創業公司,其中包括專門從事互聯網、機器人和教育技術的公司。他說,中國人向美國科技投資,是因為他們認為,大多數科技創新都出現在美國,中國正在追趕。
易可睿說:“我們認為,我們應該把一些資本投入工作,看看我們能否成為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市場。”

中國投資者,特別是傳統媒體集團,對研發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技術的公司感興趣,這些技術可能會增強數位娛樂。中國投資者感興趣的其他領域包括機器人、人工智慧和專注于金融、健康和教育市場的技術。目前,矽谷共有30多家中國創業公司。

對美國研發的戰略性技術的擔心
但中國的投資浪潮令一些人擔心,這些對美國戰略利益至關重要的先進技術,或許將落入競爭者的手裡。最近五角大樓的一份報告就提出了這樣的擔憂,也就是中國政府和中國投資者是否會透過在矽谷的投資,獲得美國關鍵性的技術。
在F50公司最近在門洛派克舉行的跨境投資峰會上,這些擔心似乎並沒有受到很多關注。相反的,投資者們談到中國投資者如何變得更加精明,他們的重點是與矽谷公司合作,在美國測試他們的想法,然後再考慮中國市場。
易可睿說,“我在兩個生態系統之間看不到任何障礙。我很高興看到花園的圍牆消失了。”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