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組織報告:所有人完成中等教育將使全球貧困率減少一半以上

2017年6月21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6月21日發布的新政策文件顯示,如果所有人都能完成中等教育,全球貧困率可能會減少一半以上。 然而,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UIS)的新數據顯示,許多國家的失學率仍然很高,使得教育完成率可能在未來很長時間都遠遠低於這一目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日發布了最新政策文件“通過普及中小學教育減少全球貧困”(Reducing global poverty through univers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該文件表明,教育對於消除各種形式的貧困具有重要意義。

這份報告基於1965年至2010年間發展中國家教育對經濟增長和減貧的平均影響而得出結論。 報告表明,如果所有成年人能夠多接受兩年的教育,全球近6000萬人可以擺脫貧困;如果所有成年人能完成中等教育,4.2億人就可以擺脫貧困,將全球貧困人口減少一半以上,包括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和南亞地區的貧困人口將減少近三分之二。

研究表明,教育對經濟增長和消除貧困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教育提供了獲得就業機會和增加收入的技能,同時有助於保護人們免受社會經濟脆弱性的影響。 更公平地擴大教育將會減少不平等現象,使最貧窮者脫離底層階級。

然而,報告顯示,近年來,降低失學率方面的工作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全球有9%的小學階段兒童仍然被剝奪受教育的權利,初中和高中階段的青少年失學率則分別為16%和37%。 2015年,失學兒童和青少年總數達2.64億,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失學率為全球最高。 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6100萬小學階段失學兒童中將有1700萬人永遠無法走進校園。

此外,貧窮國家的女童在接受教育方面面臨持續的障礙。 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在低收入國家,有1100萬名小學階段的女童失學,而同齡的失學男童只有近190萬。

報告顯示,在中低收入國家,來自20%最貧窮家庭的兒童比20%最富裕家庭的兒童面臨的失學的可能性高出八倍。 比起富裕國家的中小學階段的兒童,貧窮國家的同齡兒童有9倍的可能面臨失學。

在呼籲各國提高教育質量的同時,報告還強調需要減少家庭為教育承擔的費用。 這一報告在7月10日至19日聯合國高級別政治論壇召開之前發布。 該論壇將側重於消除貧困,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