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傳染性疾病全球會議批准“路線圖” 各國政府承諾減少非傳染性疾病的痛苦和死亡

2017年10月19日
世界衛生組織非傳染性疾病全球會議於10月18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召開。 會議開幕當天,批准了《關於作為可持續發展優先事項的非傳染性疾病的2018-2030年蒙得維的亞路線圖》。 世界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部長們承諾將採取新的和大膽的行動,減少以世界主要殺手:心肺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為首的非傳染性疾病的痛苦和死亡。

各國政府在世衛組織和烏拉圭於蒙得維的亞主辦的為期三天的非傳染性疾病全球會議開幕式之際, 批准了《關於作為可持續發展優先事項的非傳染性疾病的2018-2030年蒙得維的亞路線圖》。 在《路線圖》中所做的承諾跟進了世界領導人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框架下達成的共識,即旨在到2030年將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減少三分之一。

目前,非傳染性疾病每年導致4000萬人死亡,超過了任何其他死亡原因。 這些死亡中,1500萬例為過早死亡,發生在30-70歲者當中,並有700萬例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蒙得維的亞路線圖》強調了所有部門和全社會採取協調一致行動的必要性,因為健康不良的許多主要驅動因素不在衛生部、衛生系統和衛生專業人員的控制之內。 非國家行為者,包括民間社會和業界,也可發揮重要作用。

路線圖還指出,如果針對煙草、空氣污染、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不足和有害使用酒精采取行動,並改善疾病的檢測和治療,本可使大量非傳染性疾病死亡得到避免。

《蒙得維的亞路線圖》確認了一系列挑戰,包括:進展不均衡且不充分,不足以減少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私營部門對政府施加影響,使貿易優先於公共衛生目標;缺乏高層政治領導,難以確保將健康促進和非傳染性疾病預防與控制納入政府各方面政策。

《蒙得維的亞路線圖》將指導明年聯合國大會非傳染性疾病問題第三次高級別會議的全球籌備工作。 這次高級別會議將評估各國在實現到2025年將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減少25%並隨後到2030年減少三分之一的目標方面的進展情況。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