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0月23日
《移徙物種公約》締約國大會10月23日於菲律賓馬尼拉開幕。 該公約執行秘書錢伯斯(Brandee Chambers)強調,除非國際社會將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否則人類將無法保護地球上剩餘的野生動植物種。
《移徙物種公約》第十二次締約國大會的主題是“他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 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移徙物種公約》執行秘書錢伯斯在開幕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不顧及環境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 環境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本次會議的提案共有31個,涉及至少35個物種。
重點議題包括保護一些世界上最脆弱的動物,如鯨鯊。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但由於捕魚、非法偷捕及其他人類活動,鯨鯊的數量正在急劇下降。
此外,與會的政府、民間社會和私營部門的代表和專家還將討論十種禿鷹、瀕臨滅絕的草原鷹,以及沒有任何公約保護的長頸鹿等動物。
與會者還將討論如何加強《移徙物種公約》與《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之間的合作,以保護非洲的食肉動物,如非洲獅、豹子、獵豹和非洲野狗。
此次會議為期五天,吸引了來自120個國家的1000多名代表參加。 這次會議是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有關野生動植物的國際會議,也是自1979年《移徙物種公約》在德國通過以來,第一次在亞洲召開的締約國大會。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