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7日
世界衛生組織11月7日發布了一份指南,建議農民和食品業不要再為促進健康動物生長和預防疾病而例行使用抗生素。 世衛組織提出此項新建議的目的是,通過減少不必要地在動物中使用人類醫學上重要的抗生素,以協助維護抗生素的有效性。
在一些國家,大約80%的醫學上重要抗生素被用於畜牧業,主要用於促進健康動物的生長。
在世衛組織7日於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 該組織食品安全和人畜共患疾病司司長宮城島一明博士(Kazuaki Miyagishima)表示, 對動物和人類濫用和誤用抗生素加劇了抗生素耐藥性日益嚴重的威脅。 引起人類嚴重感染的一些細菌已對大多數或所有可用治療藥物產生耐藥性,而目前研發中的藥物看來很少有能夠有效治療這些感染的藥物。
宮城島一明:“抗生素耐藥性沒有邊界,它會通過人與動物之間的直接接觸、食物和環境在動物與人之間傳播。因此,我們採取行動,不僅在人類中,同時在動物飼養中,預防過度和不恰當的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我們要通過在動物飼養中採取行動來保護人類的健康。”
《世衛組織關於醫學上重要的抗微生物藥物在食用動物中的使用指南》建議總體減少在食用動物中使用醫學上重要的所有類型抗微生物藥物,包括完全禁止為促進生長和預防尚未得到臨床診斷的疾病的目的對食用動物使用這些抗生素。 僅在同一群或同一批其他動物經診斷已受感染的情況下,方可為預防疾病對健康動物使用抗生素。
同時,在可能情況下,須對生病動物進行檢測,以確定用於最謹慎治療其特定感染的最有效抗生素。 獸用抗生素應選自世衛組織確定的對人類健康“最不重要的”抗生素,而不應選自“最優先的關鍵”抗生素。 最優先的關鍵抗生素通常是可用於治療人類嚴重細菌感染的最後治療藥物或有限的治療藥物。
《柳葉刀》全球衛生網站7日公佈的一項系統審查報告發現,通過採取乾預措施限制對食用動物使用抗生素,在這些動物中,抗生素耐藥細菌減少了39%。
許多國家已採取行動減少在食用動物中使用抗生素。 例如,自2006年以來,歐盟禁止使用抗生素促進生長。 消費者也要求不對食用動物例行使用抗生素,一些重要食品連鎖店實行了“無抗生素”肉類供應政策。
可以不用抗生素預防動物疾病。 可採用的替代方法有:改善動物衛生,進一步接種疫苗,改變牲畜棚舍圈養方式和畜牧業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