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6日
兒基會在12月6日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表示,差不多有1700萬一歲以下的嬰兒生活在空氣污染超出國際上限標準至少6倍的區域,導致他們吸入有毒空氣並使其大腦發育處於潛在的風險之中。 而四分之三的這類兒童,大約為1200萬人,生活在南亞。
兒基會《空氣中的危險:空氣污染如何影響幼兒的腦部發育》的報告指出,呼吸可懸浮顆粒物污染可以損害腦部組織,破壞認知發展,帶來終身的不良影響。 這些污染物不僅可以傷害嬰兒正在發育的肺部,同時也將對他們的腦部發育產生永久的損害。
報告指出,衛星圖像顯示,南亞生活在受到最大影響區域的嬰兒的數量最大,其室外空氣污染的程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國際標準的六倍,有1220萬嬰兒生活在這些區域。 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居住著430萬生活在空氣污染超出國際標準6倍以上的地區。
報告顯示,空氣污染,像缺乏營養和刺激以及受到暴力影響一樣,如果發生在生命的頭1000天裡,將會通過影響他們的大腦對兒童的早期成長產生影響。
報告羅列了可以幫助減少空氣污染對嬰兒大腦發育所產生影響所應採取的緊急步驟,包括父母應採取措施,減少兒童在家中暴露於有害煙霧中的機會,這些產生有害煙霧的來源包括煙草製品、爐灶和取暖用炭火。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