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6日
健康及衛生
今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70週年的日子。 70年間,世衛組織在政策指南、標準制定、突發事件應對,以及健康生活倡導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人類的衛生和健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與此同時,全球日趨複雜的公共衛生問題,也對世衛組織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 世衛組織傳染病事務助理總幹事任明輝博士就此接受了聯合國新聞的採訪。 請聽錢思文的報導。
1946年,剛剛走出二戰硝煙的世界各國在紐約召開了一次國際衛生會議,會上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組織法》。 1948年4月7日,這部法律正式生效,世界衛生組織宣告成立,4月7日也從此成為了全球慶祝的“世界衛生日”。
今年的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就將邁入第70個年頭。 70年來,世衛組織已發展出194個會員國,7000多名工作人員,在促進人類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回顧過去的70年,世衛組織傳染病事務助理總幹事任明輝博士表示:
任明輝:“在整個國際社會裡面,世衛組織的70年,對整個人類的貢獻是非常正面,非常積極的。”
作為聯合國系統內國際衛生問題的指導和協調機構,世衛組織從成立之初,就肩負著制定國際標準的職責。 世衛組織製定的《國際疾病分類》,讓全球的醫護人員能夠用同一種標準來診斷疾病,《世衛組織基本藥物目錄》則規定了每個國家必須保障供應的基本藥物種類。 如今社會關注的空氣和水的質量、疫苗和藥物究竟是安全還是有害,背後都有世衛組織所製定的相關技術指南。
任明輝:“其實,世衛組織目前花了很多經歷來幫助成員國使用這些標準和建議,讓這些政策能夠在各個國家落地生根,能夠真正為各國的衛生政策、衛生體系所採用,為人民造福。 ”
從上世紀70年代起實施的免疫規劃項目,便是其中成功的一例。
任明輝:“我們估計,自從開始計劃免疫這個項目以來,每年通過免疫規劃行動,我們就能避免200-300萬人因為傳染病而死亡。通過這個規劃,我們在1980年就成功的在全球實現了根除天花的目標。從1988年發起脊髓灰質炎根除的規劃到現在,脊髓灰質炎的發生率下降了99.9%,今年我們在全球只得到了不到10例的病例報告,距離根除脊髓灰質炎的目標已經不遠了。在結核病、艾滋病、瘧疾和被忽視熱帶病(防控方面),由於我們的工作努力,已經挽救了近6000萬人的生命。”
近年來,全球經歷了埃博拉、寨卡、鼠疫、霍亂等多次傳染疾病爆發,在關注疫情進展的同時,我們也總能見到世衛組織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 無論是重大風險的全球預警,還是區域性、國家性的疾病流行,世衛組織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任明輝:“在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方面,世衛組織首先是一個協調機構。其次,世衛組織會對疫情進行合理和科學的風險評估,然後預警、應對,對於一些重大的、全球性的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也會積極參與疫情過後的恢復,比如當年的埃博拉疫情之後,西非三個國家的衛生體系重建,就有世衛組織的積極參與,世衛組織召開了幾次全球層面的會議,動員其他捐款國家來支持受災國家的衛生體系重建,包括醫療機構設施建設、人員培訓等,這也是很大的一項工程。”
除了躲在暗處,不知何時便會伺機而動的病毒,任博士表示,更大的公共衛生挑戰還在於全球健康不平等,大量人口的基本健康權利得不到保證。
任明輝:“今年感受最大的問題還是健康不公平,根據我們的分析和了解,全世界至少還有一半的人口目前沒有辦法獲得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包括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所需要的產品,此外,我們還發現將近有1億人因病返貧或是因病致貧,這是很大的健康不公平問題。”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世衛組織正在積極倡導“全民健康覆蓋”,要讓所有個體和社區都能夠獲得所需的衛生服務,而不會因此陷入經濟困境。 這既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段所有人群的福祉”的內容,也是世衛組織憲章精神的重要體現。 而要達成這一目標,除了世衛組織本身的努力,還需要各成員國政府的鼎力支持。
任明輝:“世衛組織一直強調,健康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而不是奢侈品。一個國家的衛生體係是最重要、最關鍵的,沒有一個強有力的衛生體系,任何一項疾病防控措施,就算能在短期內見到成效, 也無法得到長期的維持。世衛組織正在幫助成員國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目標,為此提供工具和指南,並動員國際資金,對一些有困難的國家實施幫助,但更關鍵的是,各國政府有沒有政治意願,來將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所製定的健康指標和宏偉藍圖付諸實施。”
任博士在公共衛生領域擁有近30年的工作經驗,在加入世衛組織之前,也曾在中國衛生部門長期任職,與政府的衛生部門相比,世衛組織在工作性質和工作方式上都有著許多不同。
任明輝:“首先世衛組織的人員來自不同文化、民族、宗教和信仰,(在這里工作)必須有一定的包容性,不僅是工作人員之間的包容,對成員國的不同意見也要有一定的包容性才行。比如某些醫療技術干預的方法,有些國家的宗教就不能接受。此外,全球有很多機構都在從事跟健康有關的工作,所以世衛組織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與這些夥伴機構協調行動,因為每個機構的工作重點、經費預算都不相同,所以協調起來要花大量的時間。另外一個不同是在經費方面,政府工作有明確的財政預算,經費基本是有保障的。而世衛組織大部分的預算是通過各方自願捐款得到的,這些捐款占到了世衛組織整個預算的80%,所以常常要花很多時間去尋找資金的支持,然後才能將獲得成員國認可或是批准的行動付諸實施。”
儘管面臨的挑戰眾多,但任明輝博士對於世衛組織的意義和使命仍然抱有堅定的信念。
任明輝:“世衛組織是為成員國服務的,我們提出的很多治療方案、指南,還有一些全球防控的目標、戰略等等,更多都是指導性質的,某種程度上,成員國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我們更多地是希望成員國能夠採納,這樣才能使整個國際社會的衛生安全體係得到有效的加強。因為健康是無國界的,任何一種疾病都會從最薄弱的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出現,然後傳播到其他國家,所以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一些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上得以倖免。因此儘管世衛組織提出的很多是建議性、指導性的東西,我們也還是希望成員國能夠跟我們一起,(將它們)共同付諸實施。”
錢思文,聯合國紐約總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