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26日
經濟發展
糧農組織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今天公佈的一項研究強調了地理標誌標籤的多重效益。
研究報告表示,帶有地理標誌標籤的食品的全球年均貿易額超過500億美元。 這些產品具有源自其原產地的特定特徵、品質或聲譽。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聯合開展的這項研究—— "通過地理標誌加強可持續糧食系統"通過九個案例分析了地理標誌標籤產生的經濟影響。 這些案例包括:哥倫比亞咖啡、大吉嶺茶(印度)、富托格捲心菜(塞爾維亞)、科納咖啡(美國)、曼徹格奶酪(西班牙),彭賈胡椒(喀麥隆)、塔利溫藏紅花(摩洛哥)、僧侶頭奶酪(瑞士)和葡萄園山谷葡萄酒(巴西)。
研究發現,將食品與其原產地聯繫在一起可以對農村地區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並有助於促進可持續發展。
在這九個案例中,原產地標籤都大幅提高了最終產品的價格,增值幅度為20%至50%。 一個原因在於,消費者認為帶有地理標誌的產品具有獨特的味道、顏色、質地和品質等特徵,因此他們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
研究表明,產品的原產地登記所產生的影響遠不止於經濟效益。 當地生產者和加工者在產地登記工作中發揮著核心作用,這促使糧食系統更具包容性、更加高效。 生產者能夠攜起手來,共同製定產品規範,共同宣傳和保護原產地標籤。 由於公共主管部門往往與登記和認證過程密切相關,因此打造這些標籤還會促進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開展對話。
研究指出,地理標誌標籤登記遵循各國製定的法律和法規。 在國際上,這些標籤由《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規範和保護,該協議是世界貿易組織所有成員認可的知識產權多邊協議。
報告同時強調必須考慮環境影響,產品規範中必須包含防止過度開發自然資源的要求。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