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
1979年3月,也就是39年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中部的三哩島核電廠,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商業核事故。雖然事故沒有造成傷亡,當地居民全都成功疏散,但美國核管理委員會不得不審查安全規範,從而改變美國核電行業。
賓州道芬郡的許多居民對於1979年3月28日記憶猶新。
當天淩晨4點,三哩島核電廠的部分堆芯熔毀。兩天後,州長宣佈居民可自願撤離,但恐慌已經導致約20萬人逃離該地區。儘管當局說,事故不會對人的健康或環境構成威脅,但這起事件引起核監管委員會的警惕,並改變美國對核能的態度。
核監管委員會的歷史學者湯姆·威爾洛克:“所以他們專注於試圖改善我們對類似事件的反應,這涉及改進對反應堆操作員的培訓,為他們提供更詳細的有關其他發電廠類似事故的資訊。”
事故使核監管委員會有權派代表到核電廠進行檢查。委員會還將新核電廠修建許可證減少三分之一。
有關當局在事故發生後,立即著手清理放射性廢物。但把用過的核反應爐燃料運送到愛達荷州的一個永久性存儲地點,花費整整14年和10億美元。
但當地居民仍然不相信電廠是安全的。埃裡克·愛潑斯坦領導一個名為“三哩島警戒”的組織(簡稱TMIA)。他的團隊在事故發生前兩年,已開始跟蹤核電廠的輻射水準。現在他們主要研究輻射對當地人的影響。
“三哩島警戒”負責人埃裡克·愛潑斯坦:“我們採訪了數百名——也可能是數千名——經歷相同的人,這與暴露在輻射下是一致的,口中有金屬味,眼睛受到刺激,曬傷、脫髮、嘔吐、腹瀉等症狀,都與輻射有關。”
但是當局認為,輻射並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
當地居民喬伊絲·克拉迪:“一位官員對我說:你知道,你受到的輻射就像抽了一支香煙或喝了一杯酒。我對那位先生說:在賓夕法尼亞州給我的孩子香煙和葡萄酒是非法的!”
克拉迪在當局宣佈居民可自願疏散後,就離開了。她說,政府從未向居民們適當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
儘管引起媒體關注,但由於許多原因,當地人不願意關閉核電廠。
當地居民巴里·卡爾森:“核電廠如果關閉,會造成大約六百人失業,這會嚴重影響到經濟。”
三哩島電廠計畫於2019年關閉,除非州政府向工廠提供額外的資金。